【背景】

在發展成熟的社會中,各政治組織、商業機構、學術團體、以及社團組織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,它們之間相互依存,互為支撐,彼此之間休戚與共。香港也不例外,社團組織在香港的社會結構中也一直扮演著重要而獨特的角色。

事實上,社團的影響力亦滲透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,而且是香港社會運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。從鄉郊社群到工會,從地區團體到專業領域,無不表現出社團在連結香港市民方面的橋樑作用。而且,社團對於很多香港市民來說,不僅是參與平台,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根據警務處的數據,2017年4月按照《社團條例》成功註冊或獲得豁免註冊的社團數目約為39,000個;2022年6月約為38,000個;截至2024年3月約為36,000個,數字按年下跌,而與社團有關的公司數目則維持在13,000間左右。儘管整體數目有所減少,如果將這個數字與人口數對比,以全港有約750萬人口計算,香港的社團密度接近70個/萬人,相比美國2015年錄得的49個/萬人而言,並不算少。

香港的社團組織不僅是學術研究的珍貴資源,更是社會實踐的見證。然而,儘管學術界對於一般非政府組織已有多年跟進和研究,但對於了解香港社團的生態、其豐富性及多樣性等,仍然存在明顯的研究空間。

香港註冊社團基本狀況研究的構思階段始於數年前,隨後因疫情爆發而推遲了。現在,隨著社會逐步復常,如今再次啟動是次研究,以了解社團運作的現狀及面臨的挑戰,和填補多年來的研究空白,提升香港社會的整體活力。

【收集數據方式】

研究組將採用多模式資料搜集方法,首階段集中採用線上模式,如使用WhatsApp、電話聯繫、電子郵件或通過Facebook專頁接觸社團,並邀請其參與線上問卷調查。

次階段起,在原有的線上模式外,我們更會透過郵寄方式,向社團發送實體問卷,並附上我們的線上聯絡方式方便受訪社團查詢及回應。最後,我們的訪問團隊亦可能會上門進行現場調研,訪問團隊成員屆時將佩帶工作證,以供查閱及識別。